长春:变中求进迎来经济“开门红”
新华社长春3月26日电 题:长春:变中求进迎来经济“开门红”
新华社记者 姚湜、高楠
老工业基地长春今年迎来经济“开门红”。1至2月,长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3%。在东北区域经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汽车城”通过转作风、改机制、布产业,为未来两年经济持续发展打基础,经济社会显现新态势、新风气,振兴底气渐足。
经济不“猫冬” 发展谋长远
冬季的东北无法建筑施工,但在长春市的很多工地,土方整理、运输工作并未因天寒地冻耽搁。同时,政府各部门制定工作安排,谋划新项目,帮助企业协调开工手续、审批事项的工作很是忙碌。“春季开工前把能做的工作先做好,尽量为企业节省时间。”长春新区发改与工信局副局长王威说。
去年初,长春市委市政府掀起“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直面征地拆迁难、政策兑现难、项目审批落地难等经济发展瓶颈问题。
改革措施从绩效考核到督查落实,从“电视问政”到“容错免责”,打击“不作为”,鼓励谋发展。同时,地方发展也不再是“短平快”,只顾眼前成绩,而是宁可少增收,也为产业长远发展打基础。
在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康宁杰瑞(吉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一块机场快速路边规划的商业用地。按照规定,商业用地每平方米1800元,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87元。按照企业8万平方米的土地面积计算,土地款差价近1.3亿元。为了打造生物制药这一朝阳产业,地方政府立刻调整用地规划,很快到位。
服务好企业 政府提效率
去年3月31日,华为公司与长春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长春新区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从首次对接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从项目正式落位到开工建设又仅用了30多天。”华为长春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说,一般情况下每个流程都至少需要3个月,没想到长春市政府效率这样高。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长春探索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模式。长春市委副书记张晶莹说,并联审批由传统的13个部门按先后顺序逐家审批,变为一个部门牵头、各部门同步平行推进、各自限时办结。现场踏查由18次整合为2次,建设规划许可申报材料由78项减到21项,审批时限也由302个工作日理论上压缩到51个工作日。
除此之外,长春还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宽住所登记条件以及“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等措施,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迅速,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设厂。
去年,长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59亿元,增长10.5%,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今年到目前,长春市绝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开复工,但技术改造、设备购置和内装修投资依然红火,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
突破“一枝独秀” 更要“百花齐放”
作为“汽车城”,长春经济的企稳离不开一汽。在一汽大众生产车间,工人们开足马力生产Q5等热销车型。即便是午餐时间,车间里也依旧繁忙,工人们轮班吃饭。而长春经济的回升又不仅仅依赖一汽,正在打造的6个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振兴提供更多动力,包括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及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大数据产业。
今年前两个月,长春市医药产业、食品产业、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3.3%、13.2%和6.8%,对工业增速带动作用明显。2016年,长春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663.3亿元,同比增长11.8%。从传统汽车产业“一柱擎天”到多点发力的产业“大合唱”,长春经济多元化支撑趋势逐渐明朗,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确。
长春九台区制造业、采掘业企业较多,年工业产值600亿元左右,未来升级空间有限。眼下,九台着力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临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中古(长春)生物产业国际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康宁杰瑞、生物钻智两大百亿级医药企业正在建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