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吃货谈中国菜:是味蕾刺激更是文化和桥梁
新华社南京1月3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郑生竹)中国人讲求迎送来往,对神仙也是如此,小大年夜送走的灶神,年初四得迎回来。在中国乡间,一些农家土灶台上贴着灶王爷神像,对管吃的神仙不敢怠慢。
来自日本大阪的兔泽和广在南京生活了21年,自以为是个“吃货”,能对中国菜一五一十,却也是头一回据说中国春节有迎送灶神的风俗。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国饮食文化非常丰富,一些外国人是从舌尖上来感觉和熟悉中国的,兔泽也不例外。
兔泽在中国过的第一个春节,是1997年在上海的友人家度过的。搜索起当时的春节记忆,他对中国人自己腌制的腊肉印象深入,“腊肉焖饭真好吃。”
“法国菜重香气,日本菜重色形,中国菜色、香、味俱全。”兔泽以为中、法、日三大菜系中,还是中国菜最凶猛。但对兔泽来讲,中国菜不只仅是一种味蕾刺激。
“中国菜是一种文化,像洛阳水席,每道菜都有说法,怎样吃也有讲求。”不会做中国菜的兔泽,在中国的这么多年,尝遍了各大菜系,说起每个地方的特点,会不自发地聊到那边的人爱好吃什么。
“日料重视菜品原味,不像川菜用各类佐料。”“吃货”兔泽对中日饮食文化少有研究,他说中国的淮扬菜最像日本摒挡。有一种说法称,当年鉴真东渡把淮扬菜带到日本,演化为今天的日本摒挡。
“《黄帝内经》里说药食同源,要学会用药膳治病。”兔泽从小得了一种先本性皮肤病,缘由是在日本西医那边一直没获得根治,他于1996年来到中国药科大学修读中药学。
“早上吃的要像皇帝”“多食斋少吃肉”“病从口入,不自然的物品对身材不利”……坐在记者眼前的兔泽谈起药膳,就像一名老中医,一股脑地将自己用药膳治病的经历尽情宣露。
兔泽说,饮食文化一直是中日两国民间来往的一座桥梁。“一些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朋友,回来后想再试试地道的日料。”
“第一次开的是药膳店,太偏重文化而没有统筹市场。”2003年以来,兔泽在南京前后经营过三家餐饮店,前两家因市场缘由前后休业。2015年,兔泽请来同在日本大阪的厨师老乡,在南京石鼓路上经营一家日料店,此次兔泽很有信念。
在南京生活多年的兔泽,在他的一些中国朋友看来,举手投足很像中国人。2017年,是兔泽在中国的第22个年头,他的新年愿望很中国:祝自己能完成中国梦,也祝大家能完成中国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