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化交流工作者陈春霖:初心不忘步履不停
中新社记者 路梅 李欣
1987年4月,一场“老兵返乡探亲运动”在台北展开。当时26岁的陈春霖至今脑海中依然能浮现那幅画面:一群老兵穿着印有“想家”大字的衬衫,在立法机构外集会,一边唱歌一边掉泪。
转眼至今,陈春霖从事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已有21个年头。他说,最初两岸文化交流是零散的,多以个人身份往来。1992年,两岸两会在香港商谈,达成了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这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此后两岸各方面,包括文化艺术的交流,才逐渐上了轨道。”
现任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的陈春霖已经数不清,自己参与或主导了多少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看着办公区里保留的海报,他的记忆再次鲜活起来,一个又一个的“首次”,成为两岸文化界互动的一个又一个开端:1993年两岸媒体与学者首次考察长江三峡沿岸文物,被国家文物局视为两岸文物交流的开端;2006年中国美术馆与台北市立美术馆首次互办美术作品大展,成为两岸公立美术馆相互策展的开端;2008年浙江文化节首次来台,成为婺剧赴台交流的开端……
2010年,由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与中华文化联谊会共同主办的两岸文化论坛,无疑是两岸文化交流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在双方的努力之下,促成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以中华文化联谊会荣誉会长身份访台,并与台湾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见面。
“我深深感觉到,那是一个契机,打开了两岸文化主管部门交流的新模式,是双方建立互信的开始。”陈春霖说,当时两岸及海外70多家媒体的一百多位记者前来采访,他手里拿着好几个手机,繁重的协调联络工作令他疲累不堪,但成果令人振奋,“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不仅是经济,还有文化。这需要两岸共同努力,时机已经到了。”
陈春霖指出,随着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很多制度法规上的限制,阻碍了更深入的合作,从考古研究到打击文物走私,再到文创产业发展等等。文化交流制度化会打开新的局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岸文化界人士呼之欲出的两岸文化交流协议至今未能成形,两岸文化合作机制化的进程几乎停滞不前。
遗憾却不悲观,陈春霖说,做两岸文化交流工作,有时就要“在夹缝中求发展”。目前两岸关系的局势下,文化交流工作在实际操作层面遇到了不少困难。要以两岸文化人的智慧一起努力,虽然过程艰辛,走很多弯路,但一定要坚持相向而行,“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等待天亮的一天。”
多年来,陈春霖带领着他的团队,把两岸文化交流工作知识化、体系化、规范化,每一项交流都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知道每个活动要放在两岸交流的什么位置,达到什么效果,不是热闹一下就过去了。”
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敦煌研究院主办的“青年丝路行旅计划”正在火热进行,主办方提供旅费和必要的联络,让优秀的台湾大学生自行规划所有行程,除了感受丝路文化,也能体验和了解大陆社会的不同面向。陈春霖说,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比办旅行团式的活动要更复杂,但效果很好。希望以文化为载体的两岸青年互动模式,在年轻人心里播下文化的种子,未来能够发芽、开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