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渐失“用武之地”沪人力倡“语言传承”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上海自然博物馆16日启动“上海闲话讲自然——地域文化传承展示”活动,希望通过鼓励市民用上海话来讲述自然相关的故事,吸引更多人加入“沪语军团”。
伴随着沪语渐失语言“高光舞台”,此间一批机构、学者、市民联手“拯救”上海方言。
对1978年出生的上海人王渊超来说,沪语是小时候一直用的语言,包括读书时,老师上课也讲上海话。而到了他女儿这一辈,已鲜少使用沪语。
当天的活动上,王渊超带着7岁的女儿合唱了一首改编自骆宾王《咏鹅》的童谣。他说,女儿2010年出生后,自己陆续写了四、五十首上海话童谣,“希望小朋友有机会多唱上海话歌曲、多说上海话,不然我们的母语慢慢就没有了,蛮可惜的。”
上海目前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但上海话逐步“衰弱”,尤其是新生代会讲上海话的越来越少了。
2012年上海社科院发布的一份“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即使是上海本地出生的中小学生,也只有60%左右“基本会说上海话”。
2014年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民会说普通话人数超上海话;在上海出生的市民中,13至20岁市民的上海话“听说”能力为各年龄段中的最低。
沪语在日常生活中渐失“用武之地”,但在影视文化作品中别树一帜。上海作家金宇澄2012年以满纸沪语完成了一部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一举拿下多项华语文学大奖;而2016年底上映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比剧情更先造成“声势”的是大咖演员们的上海话对白。
在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迪蒙看来,不少人认为读唐诗、念课文都要用普通话,上海话难登大雅之堂,但事实并非如此。不仅唐诗可以用沪语来读,一些文学创作中适当加入沪语也平添色彩,有如鲁迅小说中吸纳的绍兴方言一样。
她指出,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希望更多上海市民能讲上海话,将语言文化传承下去。(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