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数字化转型是工程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
作者:红圈 来源:红圈 时间:2021-06-10
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大数据、AI、云计算、5G在各个应用场景逐步普及,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建设工程企业的发展“外困于市场”、“内困于管理”,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云技术把互联网变成一个无处不在的信息化平台,工程企业只有利用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才能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驱动了建设工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一、工程企业的发展“外困于市场”
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走低
经济下行,建筑建企转型、生存压力大。市场分配不均衡,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7%龙头企业占据70%市场份额,剩下30%竞争剧烈。许多直接竞争对手和新兴厂商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了自身的服务和效率,使得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数字化能力。此外,上游产业投资价格压低、建企之间激烈竞争,再加上分包、材料采购成本增加,导致利润持续走低,驱使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
2、能源消耗过大,质量要求高
首先是行业需求和标准的升级驱动行业转型。国家提倡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每单位GDP能耗要下降15%,碳排放量减少18%。现实是现在建筑品质并不乐观,据调研国内现在建筑物寿命只有30年,每年拆除新建比为40%,建筑行业占社会能耗的50%,这些会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障碍,也是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3、劳动力老龄化,人力成本高
其次是劳动力紧缺将倒逼行业升级。目前劳务工人存在两个50%,第一老龄工人占比已达到50%,也就是45岁以上的工人已经占到建筑工人的50%;第二预计人力成本未来将占总成本的50%,10年前人力成本占比仅为建造成本16%,今天占比约为30%,十年之后人力成本预计会和发达国家持平,占到50%。中国进入老龄社会,未来建筑行业的劳动力缺口必然会增大。
参考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的日本,目前建筑工人平均年龄已经到50岁,整个行业建筑工人的缺口大概100万,日本政府已经有引进近30万工人的计划。为了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日本启动I-CONSTRUCT计划,使用BIM、物联网、装配式、机器人等技术来提升劳动生产力。日本的现状就是五年、十年之后的中国。届时能提升劳动力的数字化技术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4、客户需求升级
客户需求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直接动因。企业在与客户沟通时接收到“转换业务方向”、“改变产品形式”、“更新交付方式”等类似需求,越来越大的声量要求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二、工程企业的发展“内困于管理”
1、执行低效之痛
以微信、QQ、Excel等手段处理业务,数据复用少、难追溯,工作效率低;
管理标准不统一,落地执行难,过程缺少工具约束,各项目、各部门协同管控效率低。
2、管理决策之痛
项目分散,经营管控数据不能及时、准确反馈回公司本部, 领导无法掌控成本、资金等动态数据,决策无依据,“盲签”情况普遍,领导被迫审批。
3、风险防范之痛
利润低下的现状本来赚钱的项目,管理粗放,过程合同、履约、进度、质量、安全等风险随时可能导致亏损,抗风险能力低合作项目合同、付款、发票等难以把控。
内外困境是工程施工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转型的驱动力也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
三、国家政策支持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中国1000强的企业里面有50%已经把数字化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策略,IDC预测未来将有65%的企业都是基于信息和数字的公司。国家的重视与可观的经济数据共同代表一个趋势,数字化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认知。
如何打破内外困境,顺应转型政策?
大家虽然意识到了数字化的好处和重要性,但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先选择从旁观望。其中一部分较早引入数字化技术的企业首先通过自己梳理或者寻求外部力量(咨询机构),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后,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部署,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AI等,以期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越式的改进。
但对于数字化基础薄弱的工程企业,可以先进行内部的”自我洞察“,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管理方面的痛点,再通过引进数字化管理工具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另外,即使是已经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大型企业,也需要不停的调整和更新,各部门继续进行自身数字化能力的扩张。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有广联达、红圈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新中大、泛普等。这些软件的覆盖面与特色功能各不相同,工程企业在选择时,应该根据自身业务场景和内部需求进行购买,此外还需对比软件的适配性、实用性、服务优势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系统。
一款优秀的数字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该具备哪些核心价值呢?
本文转载自:红圈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https://www.hecom.cn/solution/index2_353.html)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