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天府助力文化繁荣发展——写在首届天府书展开幕之际
十一月二十九日,读者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馆选购自己喜欢的书籍。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本报记者郭静雯
天气转冷,天府之国却书香飘逸,暖意融融。
11月29日至12月2日,首届天府书展在成都举行。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综合性大型书展,亦是四川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决策部署,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促进巴蜀文化繁荣发展的一场生动实践。
一次布局——
对标上海书展 填补中西部空白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海书展、南国书香节(深圳),这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心和沿海地区举办的大型书展,已在业内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而中西部文化富集之地,文化名人辈出,全民阅读风潮正盛,但有影响力的综合性书展和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却长期缺席。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深感遗憾。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中西部地区。谁能勇挑重担,率先补位?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看好四川。在今年8月举行的上海书展中,四川首次作为主宾省出席,《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等2500余种带有浓郁巴蜀文化特色的图书参展,为读者奉献了丰富多彩的精神大餐。
同月公布的另一组数据也让彭卫国印象深刻——成都已拥有3500余家书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举办大型图书展,四川完全有这个基础,也有这个实力。”
让彭卫国没有想到的是,四川的动作这么快。仅3个月后,首届天府书展大幕拉开,目标高远——天府书展将在办展规模、展陈方式、活动开展等方面全面对标上海书展。举办地成都更是剑指国内书展第五城,中西部书展第一城。
“雄心勃勃”,是新华文轩总经理李强对这届书展最大的感受。“四川要办的不只是一届书展,而是要推进一个文化大战略,进行一次放眼全国的文化大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文化引领,打造文化高地。”
一场盛会——
名家名作名企云集市民也是主角
11月27日,距首届天府书展开幕还有两天,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内已满是书香。11万种图书陆续运抵。
11月29日至12月2日,这里将举办150余场活动,著名作家阿来、刘心武,著名少儿类文学作家曹文轩、杨红樱、沈石溪,青年畅销书作家苑子文、卢思浩等重量级人物一 一露面。100余种精品图书的新书首发式、研讨会、读者见面会、签售活动等也将同步举行。
在成都,不少市民已经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氛围。27日,成都地铁首个书香主题车站——1号线孵化园站亮相,随处可见的文字拆解符号、水墨元素和立体书架点缀着车站的墙壁、天花板、立柱、过道。
“细节营造和文化惠民是首届天府书展的一大特色。”主办方负责人透露,本届书展不仅展示最新出版成果,展销优秀出版物,还将面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文化活动,并通过多渠道赠送总价值200万元的无门槛全场通用惠民购书券。成都市民曾平正是通过天府书展活动平台领到了一张100元购书券,他决定要买一本心心念念的《中华大典》。
目光投向全省。除主会场外,21个市州新华文轩门店和相关阅读场馆还设置了200多个分会场,将同样的优质资源带进乡村、带进校园、带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引导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
一份答卷——
振兴出版三年四川整体实力跃升
无论是对标上海的大型书展,还是文化惠民小细节,其背后,都是四川出版的“硬核”实力。
目前,四川已有700余种图书和出版项目获得国家、省级各类出版奖项,15个项目入选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和提名奖,47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77个项目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
这与三年前的景况大不相同。彼时,巴蜀书社社长林建曾直言,缺利润、少产值,缺胆识、少生气,缺指导、少措施,缺动力、少活力,缺盘活、少运作,五大短板是四川出版的痛点。
2016年6月,“振兴四川出版”战略实施,明确提出到2020年,“出版整体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实现由出版资源大省向出版强省的跨越。”33项措施像一块块石子扔进出版业的大湖,激荡出一个个漂亮水花。
3年后,以首届天府书展为窗口,四川出版振兴交出答卷:
截至2018年末,单品种发行10万册以上图书增长70%,川版图书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的1.05%提高到2018年的2.38%。全省11家出版社全国市场排名提升,3家进入全国综合排名百强……
未来更有期许。11月25日,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健全与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促进巴蜀文化繁荣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除深入实施振兴出版外,还将大力实施图书馆提升等行动。
有振兴出版的务实行动,有川人一以贯之的文化自信,天府书展必将书写巴蜀文化繁荣发展的精彩之笔。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