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私人定制”:AI助力优质民生资源“下沉”
题:智能时代的“私人定制”:AI助力优质民生资源“下沉”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
继智能车间“定制”家电、智能农田“定制”浇灌施肥之后,教育和医疗领域也迎来更多人工智能(AI)的“私人定制”。
19日至20日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大会见证了近年来“智能+生活”的升级。从批改试卷到口语教学,从看心电图到为手术“导航”,AI技术正在推动优质民生资源“下沉”。
“复制”顶尖医生的经验
我国骨关节疾病患者已经过亿。作为终极治疗手段,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量近年大幅增长,2018年全国有近70万台。但由于患者骨骼情况各异,这类手术对医生的经验要求很高。
借助AI技术的一种手术“导航”系统,尝试将顶尖骨科专家的经验“复制、粘贴”,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变得精准和容易。
先为患者的骨关节“三维建模”,再依照数据和算法进行个性化的术前规划,接下来,截骨、磨锉、安装假体等操作可以“依葫芦画瓢”,耗时更短、精度更高。在解放军总医院、哈医大一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等地,全髋关节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已经得到应用。
开发这一系统的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逸凌介绍,AI技术正在推动骨科手术精准化与标准化,缩短医生手术学习时长,提升基层医院与年轻医生的整体水平,助力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落地”。
“看”影像、“读”病历、“做”检查、“动”手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看来,AI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实际应用各个环节,能够协助或代替医生进行重复机械的劳动,极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
“定制”一对一教学方案
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拍照上传后,AI随即开始检测、识别、批改。11万道题目中,人工检查批改错误的题目数量为1050道,而AI批改错误的题目仅104道,且速度远胜一筹。
组织这场对比测试的小猿口算App负责人王向东说,AI技术将老师从枯燥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条件去制定一对一教学方案,基础数学学习方式也因此发生转变。
与AI英语老师一起学习精准发音,与AI体育老师来一场乒乓球对战……智能教学系统的个性化特点变得更加明显,因材施教正在迈向一个新台阶。
教育专家表示,从智能批改、沉浸式教学,到测评语音、实时分析进度,AI技术可以提供全面的学习诊断,并配合及时精准的学习干预,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均衡,真正实现教学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统一。
要便利也要信息安全
数据、计算力和算法,支撑起AI技术的快速发展。打通壁垒,连接起更多的数据“孤岛”,可以让“智能+医疗”“智能+教育”不断升级,增添民生福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说,倘若社会信息系统各部分不融合,AI“大脑”就可能会犯“癫痫”。融合、开放、敏捷,将是AI 技术未来三个趋势。
在融合的趋势下,医疗与教育领域的个人隐私又该如何保护?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杨强说,原始数据不用共享,但计算结果可充分共享,在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同时,去建立强大的AI模式,推动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