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聚焦传媒

货币政策料保持中性偏紧:M2增速回落新增房贷占比下降

栏目:聚焦     编辑:安远    时间:2017-04-15 10:04     热搜:货币,房贷,政策   阅读量:17804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22万亿元,同比少增3856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和2.8个百分点。专家表示,M2增速回落有利于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传递链条和滞留时间。一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0.4%,比去年占比低4.5个百分点。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一季度末M2同比增速平稳回落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基数原因。去年一季度M2同比增长13.4%,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较高值。二是商业银行表内资金对资管产品的投资规模收缩。宏观审慎评估以及监管抑制空转套利,对商业银行表内资金投向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券净增量均较上年同期回落较多。四是部分贷款增速有所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双双回落。

“M2增速回落,反映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和对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监管的加强,有利于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传递链条和滞留时间。”阮健弘指出,社会融资规模、企业中长期贷款等指标同比多增,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目前M2增速与经济增长总体上是相适应的,未来央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狭义货币(M1)与M2的“剪刀差”继续缩小,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这表明企业层面的“流动性陷阱”进一步减弱,与企业投资回暖相匹配。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符合去杠杆的政策趋势。

房贷增速回落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环比小幅回落,同比少增3497亿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季末MPA严格考核下,银行适度收缩投放规模。地方债务置换在3月启动,可能也是拉低信贷的一个因素。不过,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持续较多。剔除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后,3月实体经济新增信贷实际是环比小幅上升。

从结构上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3月末,以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4.6%,较去年末下降10.3个百分点;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3.3%,较去年末提高30个百分点。随着制造业经营形势回暖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按揭贷款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升级的背景下增速放缓,占比趋于合理。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进口快速回升,外汇需求上升,外币贷款连续3个月增加。

房地产信贷方面,3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比去年末回落0.9个百分点;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1.7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0.4%,比去年占比低4.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54万亿元,同比增长7.4%,比去年末回落0.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长35.7%,比去年末回落1.1个百分点。

阮健弘强调,上述房地产贷款余额与银行表内持有的其他对房地产企业的债权、对房地产企业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保函等或有债权,一并构成银行业房地产信用敞口。银行对其他行业的贷款属于相应行业的信用敞口,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非房地产贷款,不构成所谓的银行对房地产的“间接信用敞口”。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房地产信用敞口约为29.8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2.7%。

住户部门融资需求更为理性。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表示,以个人住房按揭为代表的住户中长期贷款一季度增加1.46万亿元,占整个住户部门贷款近80%。但从单月看,2、3月份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变化相对平稳,目前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指引下正逐渐恢复理性,预计一线城市按揭贷款需求会在合理区间内趋于稳定。(下转A02版)

公开市场操作料维持紧平衡

温彬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平稳,物价水平温和适度,有利于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实施。预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继续采取紧平衡,以引导金融机构去杠杆,降低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

连平也认为,在金融领域持续控风险、去杠杆的背景下,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偏紧。视情况需要,年中以前央行的工具操作利率可能再上调1-2次。但考虑到经济企稳仍需进一步巩固、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再现、物价上涨基本可控,预计全年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基本稳定,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债市,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表示,短期看,在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流动性的不确定性、资产端的压力对债市构成制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