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改革迎来新生机——黑龙江新一轮国企改革周年扫描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7日电(记者 陈国军、李建平、梁冬)这是一场决心打赢的战斗。身处“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期的黑龙江省,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负重前行,破体制机制、化历史累赘、探振兴新路……国企改革正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在黑土地向纵深突进。
“深水”解围:“刀刃向内”破体制机制约束
11月的“煤城”鸡西,雪窖冰天。天刚亮,东山19号楼一家刀削面馆已燃起熊熊炉火,跟随牛肉与调料入锅,一股鲜香漫溢开来。
雇主马海波曾是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正阳矿生活服务公司项目部主任。今年初,他呼应转岗分流号令,选择自主创业,如今小店每个月近8000元收入是他昔日月收入的两倍。马海波只是龙煤3.8万名分流职工中的普通一员。‵
作为东北最大煤炭企业、黑龙江省属最大国企,龙煤集团至今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32亿吨。2012年以来煤炭价钱走低,企业堕入窘境,机构痴肥、管理滞后等“病症”开始裸露。
龙煤攻坚,时不再来!在国家去产能政策办法未到位,全省经济增长趋缓、财务收入紧张情形下,黑龙江吹响了龙煤改革“进号角”。
“为推动龙煤改革,省政府去年以来召开大小会议不下20次,材料摞起来有一尺高,目前只能说改革获得阶段性成效。” 黑龙江省政府一名干部说。
集团领导班子精简5人,总部机关部室和管理人员精简78%和59%,商品煤单位本钱同比减幅47.1%,非经营性资产打包出售21.5亿元,3.8万人年末前分流安顿……这是龙煤改革的“年关清单”。
黑龙江省下决心迎难而上,整体推动以龙煤、农垦、森工为重点的国企改革,着重破崩溃制机制约束。
渐入改革深水区的央企也在“负重”求变。中国一重对准选人用人恶疾,对公司副总裁、直属单位正副总经理等职位市场化选聘,有近46%的人员竞聘失败,没能“坐下来”。哈尔滨汽锅厂打破僵化薪酬制度,不讲职务讲奉献,让科技人才在重要岗位赚高薪。
红利在改革的潜移默化中释放。前十个月,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同比减亏56.1%。哈电、一重、龙煤等重点国企出现积极态势。
“瘦身”减负:打响改革与稳固共赢之战
作为我国“一五”“二五”时代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很多国企和家眷区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三供一业”设施老化,一些职工吃“定点水”“浑浊水”,住“透风楼”“冷房子”,而企业还要支付巨额补助保护费用。
不只如此,国企还要承当厂办大团体、离退休人员管理、电视台……曾有人这样描述国企的“历史累赘”:好像让一个人背着累赘、抱着孩子、穿戴棉袄,跳进海里游泳。
面临使人头痛的累赘,黑龙江省不因累赘重而期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回避,看准的事、定下来的事、早干晚干都要干的事,就要快干。
为帮企业减负,黑龙江早在2012年就在全国率先展开央企分别移交“三供一业”工作。如今,驻黑龙江的51户央企有185个“三供一业”项目被分别移交,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别移交基本完成。仅龙煤集团移交后,就削减4181人,每年减亏3.75亿元。
瘦身健体不只让企业活力大增,也让职工生活变得安适。这个冬季,哈电集团职工王兴国家里做饭也不需求“深井水”了,孩子喝着磨盘山川库的纯洁水直说甜。东安集团职工李开国家里供电入户额定电容量提升到4KW/户,能够多个家电一升引了。
与“三供一业”对比,国企厂办大团体的累赘仿佛更加繁重。仅黑龙江省内加入改革的央企厂办大团体就达670户,触及在册职工约8万人。作为全国唯独在全省范围内整体启动厂办大团体改革工作的省份,黑龙江不只发放经济赔偿金,还妥当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处理了职工后顾之忧。
中国一重董事长刘明忠说,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国资委系统帮助下,一重在央企中率先完成“三供一业”剥离和厂办大团体改革,使公司放下了繁重历史累赘,成为完成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
创新“破门”:铸就内生活力的“发念头”
在体制机制破冰、历史累赘破题的同时,黑龙江央地国企加大供应侧构造性改革力度。在骨干国企引领下,全省“老支柱”产业加速改造创新,“新优势”产业力图高端站位,新经济和新动能陆续出现。
——搭乘“一带一路”,加速“走出去”。
在悠远的中美洲,一座投资20多亿美元的水电站——辛克雷电站日前整体建成。“这座厄瓜多尔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所有由哈电集团自主研发制作。”哈电集团营销总监张海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电站装备产能多余背景下,哈电集团将旧存量转化为新增量,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仅哈电集团国际工程有限义务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收入就达近80亿元,为全年筹划的123%。
——从“傻大黑”到“高精尖”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齐二机床公司日前收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贺信,感激企业生产的环缝总装焊接系统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作出突出奉献。
有着60多年历史、曾产生著名全国的马恒昌小组的老牌国企并没有停止创新脚步。最近几年来,齐二机床公司通过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陆续提升,为我国国防工业等提供了壮大技术和装备保证。
——栽培新兴产业,激起新动能。
在高浑浊关闭空间内,一台机器人自若地为打磨过的陶瓷成品喷涂色彩;在门客众多的“餐厅”内,忙前忙后的机器人服务员脸上永远挂着笑意……这些都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佳构。
通过近两年迅速发展,如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业务已触及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云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请求专利百余项,吸惹人才1200多人,逐步成为国内机器人制作业的俊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