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国内传媒

大户的纠结如何解(话说新农村)

栏目:国内     编辑:文辉    时间:2017-03-19 19:48        阅读量:15041   

对于种粮大户而言,应对粮食价格、经营成本等波动是必须的市场历练,但保护其种粮积极性,政府的帮扶也必不可少

惊蛰过后春耕忙。眼下,新一年的耕作正从南方向北方次第展开。新的开始,农民们自然有新的憧憬,但也有人挺焦虑。之前采访过的老赵就遇到头疼的事儿。他是东北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前几年种粮种得风生水起,经营规模达几万亩。今年春节刚过,就有人通过亲戚找到他,希望能把自家的地租给他。这两年种玉米亏了不少,老赵把心思都放在了调整种植品种和延伸加工上,“维持这些地已经不容易了”。理性地考虑,这些地他不打算接,可又怕拒绝会伤了亲戚之间的情谊,很是纠结。

种植规模是扩还是不扩,老赵的纠结恐怕不是个案。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种粮大户受粮价波动等影响,收益受损,为求自保只能将流转的土地退给农户。维持已有的种植规模也好,将地退给农户也好,这些选择背后既有问题需要厘清,也有问题值得警惕。

首先,对种粮大户而言,认识并接受粮价由市场决定,适应市场价格正常波动,是一场必须的历练。理性分析,这两年部分种粮大户经营状况不理想,粮价下跌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全部。规模过大、经营不善、成本控制不好等恐怕也是部分大户没有迈过去的“坎儿”。对于成本控制,不少大户都吐槽地租成本过高。土地租金持续上涨,的确是近些年影响种粮大户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妥善应对农产品价格、经营成本波动本来就是应当具备的能力。

消息显示,今年东北地区租地成本较往年普遍下降200元至300元。这表明面对玉米等粮食品种回归市场定价,租地成本经过市场化博弈后也回归相对合理的水平。但种粮大户应该认识到,租地成本不可能无限降低,最终还是要通过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等方式来增加收益。所以说,这一轮粮价波动虽然让一些大户呛了水,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泳技”,让他们更专注于研究产业和市场,真正成为懂农业、会经营、能够驾驭市场波动的新型经营主体。

但有些问题也依然值得我们重视。一方面,前些年看到惠农政策好,种粮效益高,的确有一些投机分子“抢滩”农业,盲目扩大规模,期望获得“暴利”。但不科学的经营规模,不仅造成了规模“不经济”,也在一些地区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必须明确,在我国特殊国情农情条件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急不得,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另一方面,有一些大户既有投身农业的情怀,也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但经营困难让他们务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这时更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对这些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需要加强。比如增加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帮助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金融、保险支持等。

还要明确的是,虽然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迅猛,但家庭经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因此扶持大户不能挤压普通农户的收益,要保障他们通过出租土地、参与经营获得公平合理的收益。只有双赢才能让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老赵的纠结能在日渐浓郁的春意中化解,也希望他的辛劳付出能够迎来丰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