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临“秋冬雾霾季”:三年治霾积跬步逆水行舟方至千里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再临“秋冬雾霾季”:三年治霾积跬步不进则退方至千里
新华社记者倪元锦、荣启涵、刘彤霞
国庆假期以来,京津冀出现两次连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浑浊过程,多座城市启动“空气重浑浊预警”。还没有进入“采暖季”,雾霾缘何频仍来袭?为什么海拔500多米的香山上,会看到“上层空气清爽、下层污浊”?国务院“大气十条”公布三年来,哪些数据可看出管理办法的些许成效?
记者日前采访多位业内威望专家,揭开促进秋季雾霾的成因谜团,提醒治霾历程的点滴“跬步”。
浑浊物浓度飙升的“紧缩饼干”原理
国庆假期,雾霾袭京。但是,登上位于北京西郊的海拔500多米的香山,很多游客明白地看到“上层空气清爽、下层污浊”。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大气层区域,叫‘界限层’。”中国气象局高等工程师桂海林说,秋季冷空气偏弱,“界限层”高度下降,且大气层结稳固,致使垂直方向上不利于浑浊物分散——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站在山上能够感觉到“上层空气清爽、下层污浊”。
“逆温”是重浑浊产生的气象诱因。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师王步英介绍,夏季,近地面温度较高、上层空气较冷,构成“下暖上冷”的温度散布,底层的热气流会举高、上升,有益于浑浊物的垂直分散。
所谓“逆温”,指地面温度较冷、上层温度较暖的“下冷上暖”,构成稳固的形势,不利于浑浊物的对流和垂直分散。王步英说,秋季天气系统趋于稳固,垂直方向易出现“逆温”,不似夏季降水频仍、强对流天气系统多。
浑浊物总量并没有飙升,只是容纳空间由“面包”变为“紧缩饼干”。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此前接纳采访说,雾霾前大气中可容纳浑浊物的“混杂层”高度是几千米,雾霾来时“混杂层”高度有也许急剧紧缩为缺乏1千米。例如,有时候分散空间的垂直高度骤减到20%,则浑浊物浓度随之上升3至5倍。
“南风”是华北雾霾的助推器。
华北平原三面环山、干旱少雨,燕山脚下的北京更像是一个南面敞口的“簸箕”。
“在水平方向上。”桂海林说,秋季风速较小,浑浊物横向难以分散,凡遇偏南风,南部区域的浑浊物会在风力的用处下,向北保送,甚至聚积在山脚下,重浑浊便跑不掉。
三年治霾多管齐下“积跬步”
专家指出,华北地区如此不利的地理气象要求下,集合几亿人口、布局生产强度高的重工业,在全球范围少见。连续过量的浑浊物排放,陆续地为雾霾的产生打算着“原材料”。
国务院“大气十条”实行三年以来,协同尽力成为共鸣。2015年末,三地环保厅局签订《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冲破协作框架协议》,以联合立法、一致规划、一致标准、一致监测、协同治污等十个方面为冲破口,联防联控,一起改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49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3%,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降17.9%、12.5%和20.3%。
今年6月,环保部与京津冀三省市联合印发《京津冀大气浑浊防治强化办法(2016-2017年)》,安排了农村散煤干净化替换、加大挥发性有机物综合管理力度、以排污允许证强化“高架源”监管等11项强化办法,义务细致,方向明确。
今年7月,中国工程院公布的《<大气浑浊防治行动筹划>实行情形中期评价报告》以为,虽然京津冀地区“气象要求”较2013年有转差趋向,但对治霾办法赋予确定。
依据该评价报告,京津冀地区2014年、2015年浑浊气象要求情况相比较2013年分别转差约17%、12%,气象要求在京津冀甚至起到了“不利用处”。
就诊霾办法,该报告赋予确定称,2015年夏季,京津冀两次应急减排办法使得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7%和20%-25%,说明在重浑浊天气启动应急预案,能够有用下降区域大气浑浊物排放量,进而明显削减PM2.5浓度峰值。
治霾是“不进则退”的耐久战
今年1-8月,北京PM2.5累计浓度63微克/立方米,接近“大气十条”目的。
“对北京而言,全年‘气象要求不利于浑浊物分散’的天数达20%。”张大伟说,大部分产生在第四季度,与不利于分散的气象要求的天数基本吻合。
资源与消费,环境承载与浑浊排放,是任何超大城市必须面临的均衡考题。三年来,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各项治霾办法,仅“积跬步”,“至千里”还有很远的路。
“成就背后,管理与排污,正步入对峙阶段。”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说。
北京市域面积62%为山区,人口生计及发展所需的生产、服务活动则集中在平原,浑浊物排放强度高,大气自净功能弱,环境承载力缺乏,凡遇不利气象要求,容纳浑浊物的大气环境容量急剧紧缩,致浑浊物排放量远超负荷,终酿连续雾霾。
“城市中的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需求,都是机动车、燃煤、扬尘等大气浑浊主要起源的直接制作者。”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说,治霾比如胖子减肥,加强代谢能力的同时,必须控制住进食,也就是削减各类浑浊物的制作。北京浑浊物排放标准不低,但基数过大,我们致力于让“减排量”大于“新增浑浊物”,空气环境质量方得以改良。
浑浊并不是一时一日,管理也难一挥而就。专家指出,既要发展、又要治霾,背后是“发展权”与“健康权”的博弈,可谓“不进则退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