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色风正劲上饶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综述
4月27日至5月2日,2017上饶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着实火了整个“五一”假期,从原定于4月30日结束延期至5月2日就足以见证这次盛况。
7省20地市700余家参展机构,参展商品1万余件,参展面积2万平方米;文博会期间,观展人次18万,展馆内现场交易额和协议订单金额超过3600万元;现场签约文化产业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157.9亿元;评选出工艺美术优秀作品金奖10件、银奖12件、铜奖14件。
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激荡起上饶文化创意产业蓬勃的发展力量。
搭建平台 扬起文化自信再起航
上饶人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从上饶丰厚的历史中来。守住传统文化之“根”,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寻上饶的精气神,展示其独特的价值,是上饶文博会的自觉。
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活化石”——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婺源歙砚制作技艺、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戏剧剧种发展的弋阳腔……本届文博会上一系列精彩的非遗展品纷纷亮相,集中展示了上饶这片鱼米之乡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生动印记。
在婺源馆,代表婺源友鸿徽雕厂参展的俞友鸿,是中华传统工艺技艺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婺源三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耗时3年的徽雕作品《皇帝狩猎图》,雕刻层次深达9层,突破了传统徽雕只有6至7层的极限,成为当今木雕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代表了中国当代徽雕技艺的最高水准;在广丰馆,有代表广丰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尖斗笠,也有广丰的民间粽编工艺品;在上饶县馆,有多层剪纸艺术家叶松清的剪纸作品,也有造型各异的上饶石……文化产品展示成为各参展县(市、区)的重头戏,展品中“饶”字号文化产品占展会展品的60%,有力地展示了文化上饶的自信。
一次上饶文博会,就能逛遍悠悠千载的上饶历史文化。
“文化+” 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化强大而广泛的渗透功能,正在造就上饶的文化经济。
有如本届文博会的主题“创新融合·繁荣发展”,在本届文博会上,“文化+”令人瞩目,以文化为基,一系列产业得到了转型升级、延伸发展。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正在走向深入,尤其是VR技术、AR技术、MR技术等新业态的惊艳登场博得了满堂彩。文化上饶馆内的百年视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展馆内重点设置了VR体验区,让游客足不出户,通过VR设备就可以一览上饶的大好风光。
不难看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使得上饶科技产业正在瞄准价值链高端发力。
“文化+旅游”也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利器。上饶是旅游大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文化的注入让上饶旅游经济发展更加活跃。
铅山的连四纸和河红茶、上饶县的中华蜜蜂园和叶松青多层剪纸、信州夏布画、万年珍珠、三清山米粒石……本届文博会上,各县(市、区)都将自己最有特色、最有卖点、最为出彩的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出来,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广受追捧,俨然成为各地的旅游名片。
本届文博会上,上饶市还突出项目招商和产品交易,加大文化产业项目征集、推介和招商力度。文博会当天举行的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项目33个,总签约额157.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在红木产品订货会上,来自浙江、湖南、山东、江苏等省市的客商和经销商与广丰5家红木、木雕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4500万元;赏石艺术品拍卖会上,参与竞拍的99件作品成交近80万元。(吕玉玺 龚俊慧)
(责编:崔晶喆、毛思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