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民渴盼“稳适感”
本报记者孟德才
春节是国人举家团圆、庆祝农历新年到来的重要节日。每到这个时候,老少乡民们纷纷从各地返回故乡,往日宁静的乡村也恢复了活力。对于记者而言,春节也是我重新感受故土脉搏的一个绝佳时刻。
近些年,记者观察到,故乡的各项面貌,在时代列车的牵巡下,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故乡的乡民结构也在日益分化。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乡民在人生经验、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较大差异。村子里年轻一代,大部分都通过求学、打工或做生意在城镇里安了家,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称之为乡民,他们也更热衷于城市的文化和生活,与故乡的联系主要是靠父母一辈的亲缘关系维系着。而真正留守在村庄的主要是上一代或上几代老辈乡民们(留守儿童只是暂居,不在此列),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源自传统乡土社会的熏陶,他们对新生事物和城市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弱一些,对乡土的依存度也更为紧密。
早年间的乡土社会,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实际上是一个封闭化的熟人社会。子一代与父一代的人生轨迹基本相似,都是守在一亩三分地上。父一代的人生经验可以为子一代提供借鉴。现今,传统乡土社会在逐步解体,子一代逐渐走出农门,他们在城市打拼的生活,远远超出了父一代的经验范畴,父一代务农的人生经验在子一代这里已经不再适用。
面对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新时代,年轻一代乡民展现出了更多的迎拥姿态,而父一代的老辈乡民们却可能产生某种心理落差。我们在响应时代变革、助推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需要细心地观察到那些社会上偏于传统和弱势群体的心理反应。老辈乡民扎根农村,他们是农村人气积聚的根基,是乡土社会的魂魄所在。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解决年轻一代农民进城的问题,也需要关注老一辈乡民的晚年依托问题,一方面要在物质层面,给予他们更多的便利,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医保优惠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稳适感,让他们更加愉悦地分享到现代化的文明果实。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