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观察传媒

【中国梦实践者】姚檀栋:“地理学诺奖”获得者倾其一生为冰川

栏目:观察     编辑:文辉    时间:2017-02-06 15:50        阅读量:14950   

原题目:姚檀栋:“地理学诺奖”取得者倾其平生为冰川

姚檀栋说,冰川就是他平生的命运。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这些在世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宏伟山脉,却是姚檀栋性命中不可朋分的一部分。作为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辟者之一,姚檀栋如今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是国际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绩的科学家之一。

冰川上的“来奖”

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日前宣告:2017年维加奖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姚檀栋。

设立于1881年的维加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每三年在全球范围内对精彩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以后评选出一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2017年维加奖花落土生土长的甘肃通渭籍科学家姚檀栋,成为中国甚至亚洲学者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姚檀栋用“惊喜”来描述自己的获奖心情。“此次得奖,说明国际同行认同中国科研人员在‘第三极’的整体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且到了让国际关注的水平,所以到评奖的时候,就会想到中国科学家候选人。”姚檀栋说,“这是一个群体效应的结果。”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的研究论文数目和援用率最近几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研究也处于国际上第一方阵。他以为,这个奖是团队实力的表现。

与冰川“一见钟情”

“从第一眼看到冰川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被那种壮美和纯洁深深驯服。”那是1975年,在兰州大学念书的姚檀栋来到祁连山“七一”冰川考核实习。雪白的冰川逶迤绮丽,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自然界壮观的画眼前,姚檀栋震动了:“我那时是‘一见钟情’!”以后的30年,冰川成为姚檀栋生活中唯独的主线。

在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施雅风先生和知名地理学家李吉均教授指点下,姚檀栋经历了多年的苦读。“先生常说‘冰川研究是一项豪杰而豪迈的事业’,恰是他这类攀录取学巅峰的果断信心首创和成就了中国的冰川研究事业。能够说,是施雅风先生和李吉均先生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冰川研究深处的大门。”随后,姚檀栋出国持续学习进修。

冰芯,是冰川研究中一个新领域,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北极和南极钻取的冰芯,找到了揭开全球变化之谜的“新钥匙”。姚檀栋迫不及待地在这个新领域中学习和试验。在国外精彩地完成了博士后研究的姚檀栋下定决心,要在中国的青藏高原上追随自己的“冰芯之梦”。

中国“第三极”能出大成果

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到喜马拉雅山脉——科学家口中的“第三极”平均海拔超出4000米,面积超出500万平方千米。

“这里是亚洲的水塔,可谓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环境驱动源’。”姚檀栋从事高原科考近40年:“虽然有地球上密度最大、数目最多的人群依附于‘第三极’环境,但对比南北极,对‘第三极’的研究依然偏少。”青藏高原在中国的领土上,对青藏高原冰芯的研究毫不能够落在外国人的后面!怀着这类信心,姚檀栋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下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

过去30多年间,到过量少次青藏高原,姚檀栋已经数不清了。在爬山界,广泛以为6000米海拔,已经是常人登高的极限。但姚檀栋和他的同事们工作的很多地点,却是从海拔6000米开始的。他们在7000米高原上钻取的达索普冰芯,是如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芯。姚檀栋率领一帮年轻人,在科学摸索的征途中“抽丝剥茧”,前后完成了祁连山敦德冰芯研究、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研究、喜马拉雅山达索普冰芯研究、普若岗日冰芯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研究和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芯研究。2015年,姚檀栋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又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川钻取冰芯。即使在6700米处突遇冰裂隙,他们依然钻出一根相符研究标准、308米长的透底冰芯。

“我们对‘第三极’研究的顶级成果,整体而言还不是世界第一,要整体提升研究质量,达到世界引领水平。”姚檀栋的理想就是让中国冰川研究站上世界之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