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险起舞行情有望到年底
数据起源:Wind资讯
险资举牌实力雄厚:三季度末险资资产规模14.6万亿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仅为14.25%,远低于上限30%。将来若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升至20%,将有希望带来约8400亿元的增量资金。
作为A股多年的老玩家,保险资金最近又耐不住孤单了。恒大举牌梅雁祥瑞、万科A;继南玻A以后,前海人寿又盯上格力电器;安邦系11月份以来两度举牌中国建筑……被举牌公司股价纷纷大涨,很多投资者得出“随着险资有肉吃”的结论。
而各家券商的研究报告也开始揣摩险资投资逻辑,分析谁会成为下一个险资举牌概念股。那么,作为中小投资者,随着险资真的能分到一杯羹吗?那些被“财大气粗”的险资盯上的上市公司,真的能完成长久价值重估吗?
追逐举牌股
上周(11月28日—12月2日),A股市场可谓是“中字头”当家,上证综指最高飙升至3301.21点,创10个月新高。从9月终到11月终,沪指大涨近300点,周线七连阳。这其中,保险资金可谓功不可没。
依据同花顺统计口径,保险机构从2015年开始举牌A股上市公司。2015年后两个季度,险资举牌规模分别达到693亿元和805亿元。2016年上半年,险资举牌规模大幅下降,但从第三季度以来,险资举牌的规模再度出现显著扩大。截至如今,2016年下半年险资举牌规模累计达到310.4亿元。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保险资金持有A股市值达5500多亿元(剔除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重仓持有股票数目达680多只,相当于A股总数的四分之一。
而那些被保险资金垂青的股票,则迎来了股价连连爬升。
以中国建筑为例,近1个月的走势与安邦的增持不无关联:
11月18日至11月21日,安邦资产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中国建筑至6.21%。
11月22日至11月24日,安邦持续增持了中国建筑3.79%的股份。
截至2016年11月24日,安邦资产持有中国建筑普通股30亿股,占上市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10%。
11月29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一机构席位巨额买入中国建筑77.33亿,疑为险资再度增持;同时,5家机构共计卖出706305.52万。
安邦方面称,增持主如果期盼取得长久稳固的财务报答,“将来12个月内将依据证券市场整体情况并联合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市场情形等因素,在适合的市场情形下拟持续增持中国建筑不低于1亿股、不超出35亿股的股份”。
相同闻险起舞的还有伊利股份,11月29日,伊利股份盘中屡次触及涨停。截至当日收盘报价20.12元,涨幅8.7%,成交额109.3亿元,股价创2015年6月以来新高。
11月29日夜晚,伊利股份公布宣告,公司拟向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请求35亿元人民币公布一致授信,详细用信业务由公司解决。关于伊利股份股价暴涨的缘由,有分析师以为,与险资的举牌预期有关。
热情难断
险资举牌概念股缘安在年末东山复兴?
“因为每季度、年末是险资偿付能力充分率的考核时点,一旦不达标,也许会影响险企在下个阶段投资、保险等业务的展开,所以,为了满足监管请求,险企极也许在接近季末、年末的时间点集中调仓,下降最低资本占用,以满足偿付资本充分率的请求。”兴业证券首席战略分析师王德伦指出。
所以,“闻险起舞”的行情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有希望连续到年末。
李立峰表示,从险资举牌的对象来看,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高股息率、低估值、类债券的种类;另外一类倾向于股权疏散、易于争夺控股股东地位的种类。从如今险资增持“地产建筑等”价值股来看,不消除年末将增持“银行”等种类。
“保险的总资产规模陆续扩大,如今的权益资产仓位不高,仍有加仓空间。”广发证券首席战略分析师陈杰指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险机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4.6万亿元,其中,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仅为14.25%。依据保监会规定,险资配置权益资产比例的上限为上季末总资产的30%。
而从国际经历比较来看,随着长端利率的下行,保险机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会显著提升。例如,美国长端利率连续下行,险资为了提升资产端的收益,陆续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权重,长久来看,美国险资关于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在30%左右。
陈杰指出,依据测算,险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会带来约1463亿元的增量资金。
假如险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从目前的14.25%提升到16%,将会带来2560亿元的增量资金;提升到20%将会带来约8400亿元的增量资金;上限30%对应的增量资金达到2.3万亿元。由此可见,险资举牌的资金实力特别雄厚。
资本实业博弈
如今,举牌潮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市场举动。诸如万科A、伊利股份、南玻A、中国建筑等实业龙头,也成为新举牌时代的资本猎物。而从险资的投资逻辑来看,这样的举牌潮或将进一步扩大。那么,这关于上市公司自己而言,是不是真是一件好事呢?
对此,一名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在接纳《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保险资金入市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普通的市场投资举动,但信任这些资本真实的目标还是可以进入公司管理层,掌控必定的控制话语权,这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其实不必定是正面的。”
上海家化11月25日夜晚的一则宣告更能激发人们的思考,该公司董长谢文坚因个人缘由,请求辞去董事、董事长、首席实施官、总经理等有关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这使人不只回忆起三年前,谢文坚的“后任”葛文耀被免职无奈“退休”——在上海家化被平安收购以后,股东与管理层在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上出现不合,股东决定进入董事会,由此加重了二者的抵触,最后以董事长辞职而了结。尔后,上海家化的成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一些没有垄断资源,但辛辛劳苦打拼出一方寰宇的民营品牌,做大做强以后,极也许最后败在了无休止的股权斗争中。”上述上市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前有“万宝之争”,后有南玻A等堕入股权之争的企业。“作为企业而言,还是应当将一切的精力放在如何更好地在经济转型期寻觅到更好的发展方向上,假如将大批物力、财力和人力消耗在无休止的股权之争上,这就与企业发展实质背道而驰了,最后影响到成绩增长,伤害的还是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好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