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观察传媒

重庆探索就近城镇化新路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

栏目:观察     编辑:子墨    时间:2016-10-19 12:25     热搜:重庆   阅读量:11459   

重庆市江津区四屏镇2014年设镇伊始,重庆市就将其定位为容身江津区四面山5A级景区,发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以此依托全域“农区变景区”转型发展,帮助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向休闲观光业态拓展、城镇公共服务慢慢笼罩,为传统农区转型发展、完成就近城镇化探索新路。

“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就近向非农产业转移

在四屏镇,一直种地营生的四面村农民邓松靠着“游手好闲”在过去4年间,将收入提升了10倍多,过上了小康日子。邓松说,家里10多亩地,之前种地平均每亩年收益不到1000元。

在旅游度假区发展中,邓松成了镇里第一批吃上“旅游饭”的农民,2013年他借钱搞起了农家乐,目前已有客房40多间,年招待游客2000多人次,纯收入40多万元。

“之前四屏就是个传统农区,农民大多靠土地生计。尽管距四面山核心景区唯一短短5千米旅程,但就缘由是交通麻烦,农民大多和旅游商机‘擦肩而过’。”邓松说,这些年镇里确立以生态旅游发展定位,完善路网规划和功能定位,春季观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夏季赏雪,随着旅游业态日趋丰富,吸引了大批旅游休闲的观光客。

短短3年时间,四屏镇新增加乡村农家乐20多家,全镇能同时招待上万名游客。镇里很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完成收入多元化。今年夏季,银岩村1社农民陈文平就异常劳碌,单是给风景区餐馆配送烤羊,平均一天就要拉10多头羊,一年下来收入六七万元。

“在过去,传统农业没办法承载过量人口,对农业人口有必定水平的‘挤出效应’。高峰时代,镇里1.2万多名农民中,有60%外出务工。”四屏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世开说,通过“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旅游经济业态更加完善,能够承载更多的人口当地工作、创业。最近3年,镇里回流了2000多人,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起源。

多业态挖潜激活农业转型之路

传统农区向景区的转型发展,其实不是要丢掉农业,而是通过进一步挖掘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完成农业多业态发展。

最近几年,四屏镇银岩村依仗毗邻四面山景区的优势,融合一三产业,走上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路径。如今,散步田间地头,平整的机耕道、交通便道深刻果园、菜地、苗圃,沟渠管网纵横交错,一派田园风景。

2015年,农民王长先流转租用了60亩土地,专门栽种优良葡萄,并配套发展了葡萄采摘游和农家乐。王长先说,通过组织休闲观光和市民采摘,我们不需求再为葡萄找市场,游客就能够主动来消费。采摘活动中,平均每天吸引游客400多人次,葡萄销售量达1多万斤,算上休闲观光餐饮收益,总产值超出30万元。

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当中,四屏镇还挖掘区内小型水库生态功能,打造“一库一景”,完成蓄水、生态、休闲等多重功能叠加,完成农业灌区向水利风景区改变。在林业资源的利用上,则通过配套建设爬山步道,建成丛林旅游路网。

“之前土地没人种,目前大伙儿抢着种。”休闲农业“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四屏镇培养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多户,土地流转率超出40%。四屏镇在普通散户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通过搭建城市资本下乡的平台,完成了农地与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的标准联合,农民不务农,仍然有可观的农业收入。

“农转城”大众融入旅游业发展,享用增值收益

如今,四屏镇配套了完善的医疗、教育、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资源,大众半小时以内就能够就近享用完善的城镇待遇。但在一些地方,有些“农转城”的大众并没有搭上旅游发展的快车,甚至还存在被旅游景区“挤出”的问题。

在四屏镇党委书记黄丁看来,随着着农区向景区的转型过程,如何让更多农民享用旅游业态发展的增值收益,确实有多重途径能够探索。

例如,四屏镇在“农转城”被征地人员还房的房屋设计规划时,考虑到了旅游招待功能,要求优先满足民宿发展要求,规划多品种型、便利出租的单间房屋。银岩村农民陈文平有150多平方米的安顿住房,打算装修以后,搞成家庭旅店。“我们村海拔1000多米,夏季气候恼人、空气清爽。单是3个月的避暑季,单个房间的租金就有2000多块钱!”

黄丁介绍,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是纯真地发展旅游地产,而是要在转型发展过程当中,不只让出行、就诊、就学等生产生活要求获得改良,还要带来大批工作岗位和消费需求,使当地大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共享转型发展的成果。最近,四面山兴起的山地飘流项目,就专门雇了40多个当地劳动力护漂,每个月收入快要2000元。(半月谈记者 李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