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微增长”加速改革办法总比困难多
今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为6.9%,超过人们预期,而车市销量的增速仅3.8%,特别是乘用车销量的增速仅1.6%,创十多年来的新低,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
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去年消费透支。2015年底,国家出台了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免的政策,去年底“政策退坡”。此前,车市掀起了一个小的购买高潮,透支了一部分消费。
有人说,网约车新政的出台抑制了购车需求。新政重新定义了市场格局,直接冲击C2C模式,再加上网约车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极低,受补贴减少、价格回调等因素的影响,网约车对私人购车需求的拉动明显减弱。还有人说,今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房市的火爆,对车市的消费也有较大的“挤出”效应,而这一块市场正是支撑目前中国车市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
这些解释,都有道理。但笔者以为,面对车市从高速增长到微增长降速,当前车企不仅要“找原因”,更要“想办法”。
办法在哪里?从供给侧找答案。
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尽管乘用车市场增速创新低,但并不是所有的车都不好卖。像奔驰、宝马等一些合资车型与吉利汽车、广汽传祺等一些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供不应求,消费者购买甚至还要排队。这说明,面对不断升级和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我们还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品牌力。
常言道,“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产品”。反思吉利汽车今天之所以能成为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就在于其善于从供给侧入手,围绕市场需求,创新和优化产品。从最初“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再到“造每个人的精品车”,吉利通过增强供给端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与时俱进,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地位,而这不正是我们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所需要的“新动能”吗!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