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秃岭变身绿色银行
漫步在连片的紫薇园里,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金兰镇青华村村民蒋博跟记者说起了往事。“原来这上万亩山坡被垦得光秃秃的,石漠化严重。为了争水源,村与村、寨与寨之间打架冲突是常有的事。”路不通、粮不足、钱不够、水如油,以前的青华村也难怪成为一个极贫村。
2006年,黔西县开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村里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思路,种植经果林3860余亩,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18%增加到82%。“现在再望去,全是绿,通村路、通组路全部硬化,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住在新农村,上网用WiFi。”蒋博说。
生态建设是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试验区成立之初,基数庞大的贫困人口和支离破碎的土地资源尖锐对立。“人多地少,林粮争地。20多年前,六成以上面积水土流失。”毕节市副市长李玉平说,1988年,毕节森林覆盖率仅14.94%,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试验区建立后,毕节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10多项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从14.9%增长到50.28%,水土流失面积从16830平方公里减少到10342.54平方公里。”毕节市林业局干部糜小林说,一增一减,试验区生态环境已经实现了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
地退了,人到哪里去?扶贫,钱从哪里来?
在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柳杉挺拔,意杨繁茂,近3万亩人造林郁郁葱葱。可就在10多年前,这里还被戏称为“和尚坡”。“就像和尚的秃头,寸草不生。”村民黄朝先说,“2000年,一场泥石流席卷滑石,带走18条人命。”
滑石人痛定思痛,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种树,一方面组织劳务输出,缓解吃饭压力,一方面发展林下种养殖,“以短养长”务求长期发展。经过10多年不懈的生态建设,滑石村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天的“绿色银行”。“林下种植天麻1000多亩,冬荪1.2万平方米,养殖场养鸡存栏量2万多羽,人均纯收入去年达6040元。”黄朝先说。
滑石是毕节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毕节在以生态修复为主的同时,更加注重林业生态建设,将其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攻坚的大产业来抓。截至2016年底,全市已发展经果林331.25万亩、林下经济15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193亿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